山藥排骨煲的做法(冬季既滋補又不上火的一碗湯菜譜)
材料:排骨300克、山藥300克、蟹味菇150克、枸杞20粒
調料:蔥、姜、鹽、雞精
做法:1、蟹味菇洗凈,去根
2、山藥去皮,切滾刀塊
3、排骨洗凈,斬塊,放入砂鍋中,煮開后撇去浮沫
4、浮沫撇清后,下入蟹味菇
5、下入山藥塊
6、再放入蔥、姜、枸杞,燒開后,轉小火煲1小時左右調料,再煲10分鐘即可
廚房小語:1、浮沫撇清后,再下其它食材
2、山藥去皮時的黏液會讓手過敏,可先把手上涂上醋,再去山藥皮,手就不會癢了
有人說,人生無非就是求一碗熱湯。
說到底,人生在世冰霜苦旅、得失流離,到頭來,真正能令人慰藉的,也無非就是樸樸素素求碗熱湯喝。
歷來飲食養生中,就有湯為先的說法,湯能容納百味營養精華。坊間就流傳著的民以食為天,食以湯為先,李漁在《閑情偶記》中寫道:湯即羹之別名也,有飯即應有羹,無羹則飯不能下。
女人不補容易老,湯是一種最好的進補方式,湯可以讓食材的營養療效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,但補要合時也要適量。
喝湯的時間以飯前為好,吃飯時也可以少量進湯,若是需要減肥的話,飯前可適量多喝點湯,總之,喝湯以舒適為度,飯前飯后切忌狂飲。一般中、晚餐前以半碗湯為宜,早餐喝粥最好。
洗手煮羹湯,煮酒論英雄,都會讓人寒意消盡。
此時,正處于冬天季節,餐桌上有碗熱氣騰騰的鮮湯,令人食欲大增,也是滋補的季節,湯水是所有食物中最適合冬令進補的料理。
這樣寒冷的天,就連胃口和心情也變得嬌氣起來,這時,喝過一碗好湯,往往會留下至深的印象溫暖與妥帖,清甜滋潤,遠超過一盤精美小炒甚至山珍海味。
冬令進補湯方,主料無非是雞鴨魚肉,山珍海味,輔以應季蔬果調和,有肉類的湯比較香濃,山藥排骨煲,最家常的瘦肉排骨和山藥,各自有各自的功效,山藥都知道是健脾、補肺的,不過山藥還有美容的功能,常食不但能使皮膚白皙,更重要的是山藥里有足夠的纖維,對于減肥的mm來說是一種天然的纖體美食,只要用對了倒也不需要多么名貴。
湯水有自己的節奏和章法,春清爽滋潤,秋冬溫暖呵護,夏日祛熱退火,冬日御風驅寒。
在所有施用各種烹調手法,食材的原汁原味,已經是面目模糊了,一碗煲得透透的鮮湯,那么忠實地體現了食材的原汁原味,保留著食物本身的味道,而且比起那些用新鮮食材做成的涼拌菜或者沙拉,一碗滋味既醇厚又簡單,既甘甜又鮮香的湯水,似乎更能打動你的味覺細胞,來得更溫暖,更妥帖。